甘薯抗高溫抗旱的技術防控措施

       目前正是夏甘薯栽插及春甘薯莖葉生長的關鍵時期,根據(jù)天氣氣象數(shù)據(jù)和未來天氣預報6月20日以前我省以持續(xù)高溫、晴旱天氣為主,尤其是洛陽、商丘、駐馬店和周口等甘薯主產(chǎn)區(qū)內氣溫維持在26-40℃,其中有連續(xù)9天最高氣溫超過35℃,氣溫高、蒸發(fā)量大,無有效降雨,嚴重影響了夏甘薯栽插及春甘薯生長。對于甘薯在高溫干旱逆境下的管理可采取以下應對措施。
       1.建設高溫干旱預報信息系統(tǒng)
       從整體上看,我省高溫干旱影響范圍較廣,大多數(shù)農村又缺乏必要的觀測設備,難以及時、科學、準確地掌握高溫干旱情況變化,加上氣象長期預報精確度的限制,高溫干旱預報的基礎很薄弱。為了更加精準的預測高溫干旱天氣,可建設集高溫干旱檢測、信息傳輸、分析與決策于一體的高溫干旱信息系統(tǒng),實時監(jiān)測高溫干旱發(fā)生、發(fā)展過程,分析高溫干旱程度、高溫干旱發(fā)展趨勢,掌握高溫干旱動態(tài),密切關注災害性天氣,完善天氣預報預警系統(tǒng),精細化檢測和預報,實現(xiàn)高溫干旱預報的精確性,從而提前做好防災減災準備。
       2.選用抗旱、耐高溫品種
       甘薯的不同品種間抗旱及耐高溫特性也有較大差異,抗旱品種較一般品種根系發(fā)達,具有深而廣的貯水性和調水網(wǎng)絡,受高溫干旱后具有較強的水分補償能力,在高溫干旱情況下,能顯著降低水分蒸騰,提高滲透調節(jié)物質代謝水平,以適應并降低干旱和高溫對甘薯的傷害。目前我省主要抗旱品種有商薯19、鄭紅23、洛薯13、鄭紅22、濟薯25等。
       3.調整種植密度和種植方式
       適當降低甘薯種植密度,有效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,減少植株間的光能、水分、肥料的競爭。通過培育壯苗提高抗御干旱高溫能力,減少逆境傷害。另外種植方式的調整有利于調控密植群體的冠層結構,改善群體葉片分布,提高密植群體的光合速率,以提高群體抗高溫干旱逆境的能力。栽插時采用抗旱留3葉栽插法,即將頂部3片展開葉露出地面,其余葉片埋入土內。不僅可以減少蒸騰,而且可以提供一定的水分,保證莖尖能夠盡快返青生長,提高成活率。
       4.地面覆蓋保墑
       甘薯薄膜覆蓋栽培可起到增溫保墑、抗旱、增產(chǎn)等作用。此外,將作物秸稈粉碎,均勻地鋪蓋在甘薯行間,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、增加土壤蓄水量,降低土壤和植株冠層溫度,起到保墑抗旱的作用。
       5.適期灌水,合理施肥
       灌溉能夠提高土壤水分、降低冠層溫度,通過改善田間小氣候有效緩解因高溫造成的不利影響。高溫期間灌水可直接降低田間溫度,為甘薯生產(chǎn)提供充足水分,有效緩解高溫脅迫造成的損害。施用有機肥能有效緩解根系衰老,葉片中充足的氮含量可提高光合作用,充足的鉀可以提高細胞膜的穩(wěn)定性、膨脹壓及干旱條件下的甘薯水分潛力,后期補施鉀肥可改善葉片氣孔導度提高葉片水分含量。此外,在高溫干旱季節(jié)用尿素、磷酸二氫鉀或過磷酸鈣及草木灰浸出液連續(xù)多次進行葉面噴肥,既有利于降溫增濕,又能補充甘薯生長所必須的水分和營養(yǎng),但必須低濃度噴灑。
       6.應用保水劑
       保水劑是對農用高吸水性樹脂的統(tǒng)稱,是一類功能性高分子聚合物,含有大量親水性基團,利用滲透壓和基團親和力可吸收自身重量成百倍的水分。土壤中混入0.1%~0.5%的保水劑,當土壤中水分多時,它能吸收大量的水,當土壤缺水時,又能釋放出水,供植物吸收。甘薯可采用蘸根方法,將保水劑按1%~2%的比例加水攪拌均勻,薯苗根部浸在保水劑中20分鐘后取出栽種,此方法可防止根部干燥,提高幼苗抗逆性,延長甘薯萎蔫期,提高成活率。
       7.噴施生長調節(jié)劑
       與抗旱有關的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可以分為抗蒸騰劑、代謝抑制劑、化學助長劑或生長促進劑、蓄水保墑劑等,如萘乙酸鈉、腐殖酸等有刺激植物生長的作用,可增強甘薯的抗旱能力,生長抑制劑如脫落酸、赤霉素等具有促進甘薯氣孔關閉、抑制甘薯生長、誘導休眠、減少蒸騰等作用,可提高甘薯抗旱、抗高溫的適應性。
       8、防治病蟲害,增強抗旱能力
       甘薯病毒病等病害發(fā)生之后,植株抵御干旱的能力差,對甘薯生長等影響較大,要重視對病蟲害的防治。減輕病蟲害對甘薯植株的危害,增強植株對干旱災害的抵抗能力,促使植株健康生長,要把握好兩個關鍵時期:苗期和中后期,苗期特別是栽種后幾天內,甘薯地下害蟲危害較嚴重,必須進行預防及防治,以保障成活率。中后期,甘薯地上部分莖蔓生長減退,氣溫高,食葉類害蟲危害逐漸嚴重,只有防治害蟲,保護葉片功能,才能抵御干旱災害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河南省農科院糧作所薯類研究室